京投公司作為北京城市軌道交通業主單位,提供集規劃設計、投融資、建設管理、運營及資產管理、指揮調度、科技創新于一體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
北京軌道交通的規劃建設史,是首都規劃建設史的重要篇章。根據歷史賦予的使命,落實歷版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可將北京軌道交通劃分為“戰略保障”、“高速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為戰略保障階段(建國初期-上世紀末)。196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20周年之際,北京地鐵一期工程建成通車。1965年到1984年,北京建成了地鐵一期工程和地鐵二期工程(環線),累計運營里程39.7公里。1984年到1999年,北京地鐵新增復八線,運營里程增加54公里。
第二階段為高速發展階段(2000年-2014年)。2001年北京成功申辦第29屆夏季奧運會,為首都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北京軌道交通進入了規模化快速發展階段,4、5、6、8、10號線等一批網絡骨架線路先后建成通車,軌道交通通車總里程由54.8公里增長至527公里。北京第一條市郊鐵路S2線(北京北至延慶)于2008年8月6日開通運營,全長約82公里。
第三個階段為高質量發展階段(2014年-至今)。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國家戰略被提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軌道交通成為治理“大城市病”的有效手段,是引領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要路徑、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支撐。軌道交通通車總里程由527公里增長至836公里。市郊鐵路由1條發展至4條,運營里程達到365公里。
2023年,在上級單位、相關部門指導下,為貫徹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京投公司組織編制的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簡稱“三期規劃”)取得國家發改委批復,以三期規劃為基礎,扎實推進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公司聯合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主辦的“擁抱城市――北京市軌道交通一體化展”,首次以展覽的形式面向全市公眾展示軌道交通一體化工作,強化公眾參與和行業共識,提振信心、凝心聚力,共謀軌道交通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3年,我市在建11條軌道交通線(段)全部按計劃有序推進,17號線北段、16號線剩余段、11號線西段剩余段、昌平線南延一期開通試運營(初期運營)。二里溝站、蘇州街站,北辛安站B2、B3口,8號線前門站I口實現開通。截至2023年底,北京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836公里。
軌道交通昌平線南延一期2023年2月4日正式開通試運營(初期運營)。南延一期自既有昌平線清河站向南延伸至西土城站,運營里程9.7公里,開通后與既有昌平線實現南北貫通運營,全線自昌平西山口站至西土城站,全長44公里,有效緩解北部地區南北向交通壓力,在為乘客提供更多出行路徑、提高出行效率、提升服務水平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軌道交通17號線北段(未來科技城北區—工人體育場)于2023年12月30日開通。北段建設里程26.3公里,全部為地下線,涉及10座車站,32個出入口。建成通車后,能夠有效增強未來科學城區域和回天地區軌道交通服務能力,串聯太陽宮、望京西等城市重點居住區,實現客流的快速引導和疏散,為城市東部居民出行帶來便利。17號線全線建設里程總計49.7公里,南段(十里河站至嘉會湖站)已于2021年12月31日開通運營。
軌道交通16號線2023年12月30日開通剩余段,起自榆樹莊站,經洪泰莊站至宛平城站,全長約3.9公里,設車站2座,并設有榆樹莊停車場。通車后地鐵16號線實現全線貫通,串聯起中關村西區、麗澤商務區、豐臺科技園區等重要城市功能區,促進南北城區加速融合發展。
軌道交通11號線2023年12月30日開通西段剩余段,即金安橋—模式口區段,新增模式口站,開通后11號線西段北起模式口,南至新首鋼,方便了周邊居民出行,并為去往首鋼園、模式口駝鈴古道景區等景點游玩的乘客帶來更多便利。
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京投軌道”)成立于2003年,注冊資本2.56億元,為京投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專業管理,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經市政府批準于2020年8月與京投公司完成合并重組。重組后,由京投公司對其行使出資人職責。京投軌道公司秉承“發展軌道交通,建設精品工程”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科技創新,精心籌劃,科學組織,已完成53條線段的建設管理任務,推動軌道交通總里程從2003年的114公里快速發展到2023年的836公里。公司工程多次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等榮譽,同時實現管理輸出,代建烏魯木齊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
京投公司履行ABO模式下軌道交通業主運營管理職責,與地鐵公司、京港地鐵公司、軌道運營公司、有軌電車公司等4家運營主體簽訂委托運營協議。通過與運營企業建立契約關系,京投公司依據委托運營協議開展履約管理。
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軌道運營公司”)成立于2016年,為京投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也是市政府批準的北京市第三家軌道交通運營商。主營業務涵蓋軌道交通客運服務、車輛及設備設施維修服務、技術研發、咨詢培訓、廣告、民用通信等版塊,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承擔北京市軌道交通燕房線、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線、北京軌道交通19號線的運營工作。其中,燕房線是國內首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全自動運營的線路,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系統被國家發改委認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成果。
北京京投軌道交通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京投資產”)成立于1989年,為京投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作為相關線路公司的受托管理平臺,履行國有資產管理職責,對軌道交通資產全生命周期實施專業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維護軌道交通站前廣場、橋下空間等區域的環境、秩序、安全,開展公共服務項目等。
北京軌道交通路網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京投路網”)成立于2005年,為京投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由市交通委授權行使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簡稱“軌指中心”)職責,高效履行線網運營組織協調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客流統計分析與票款清分清算、網絡化運營設備系統標準化管控等核心職能。京投路網堅持以乘客為中心,深耕履職盡責,強化創新引領,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市科技研發機構、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取得首都勞動獎狀、應急先鋒號等多項榮譽,全力打造政府放心、業主信賴、運企認同、人民滿意和行業領先的超大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管理服務商。
北京軌道交通技術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京投裝備”)重組成立于2017年,為京投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京投裝備以“智能化、特色化、國際化、現代化”為方向,以打造“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精益管理、資源整合”四大能力支撐體系、優化業務發展格局、不斷擴大業務規模和市場影響力為指導思想,以提供智能化的軌道交通車輛研制和車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為產品定位,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以集成創新為主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系統服務商。注冊資本48.02億元,旗下擁有3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2023年,京投裝備完成15號線車輛增購項目完成廠內型式試驗,12號線完成全自動聯掛解編調試,昌平線南延項目車輛正式上線開通運營,昌平線、房山線、亦莊線廠修項目首列車生產制造等多項重點項目。
以服務北京城市發展為目標,京投公司全面落實“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理念,圍繞軌道交通場站及周邊區域,搭建資源整合平臺,構建TOD生態圈,打造沿軌道交通“珠鏈式”發展的、融合交通樞紐、居住、辦公、商業、公共服務多功能的城市微中心,使軌道交通由提供“單一的出行服務”向提供“綜合性的生活場景”轉變,致力于成為以TOD為主的城市微中心發展服務商。
一、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開發建設
京投公司積極踐行國企擔當,深入謀篇首都軌道交通一體化建設藍圖,貫徹落實“軌道引領城市”發展戰略,通過不斷創新政策機制、優化實施路徑,實現場站一體化綜合利用項目高質量發展,盤活軌道交通沿線土地資源、激發城市活力,高質量推動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麗澤城市航站樓與霍營交通樞紐建設工作。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服務全國的客運樞紐之一,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推進北京市總體規劃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標志性工程。項目一體化實施范圍約61公頃,秉承TOD站城融合理念,按照“一體化設計、一體化建設”原則推進實施,高效集約,融合發展。其中地下建筑規模約128萬平方米,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城際鐵路、軌道交通、接駁場站、公共服務空間、市政配套設施、綜合交通樞紐配套等功能,并預留運河碼頭和城市航站樓功能。地上規劃建筑規模約139萬平方米,開發城市綜合體涵蓋辦公、商業、公寓/住宅、酒店等多種業態,構建特色商務辦公組團與城市級活力商圈,呈現出“地下樞紐地上城”的特點,建成后將成為首都北京新交通中心、副中心活力中心,對完善城市副中心功能布局、促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
麗澤城市航站樓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由北京市麗澤城市航站樓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組織實施,工程實施范圍約7.22公頃,建筑規模約30.53萬平方,其中麗澤城市航站樓地上部分1.84萬平方米,地下空間總建筑面積約28.69萬平方米。麗澤航站樓樞紐作為國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航站樓、北京市唯一的五線換乘交通樞紐、麗澤金融商務區的立體活力中心,是北京重要的軌道微中心和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重要節點,建成后與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豐臺站形成豐臺區內“三站一樓”城市樞紐格局。
霍營綜合交通樞紐項目是市政府批復的全市首個市郊鐵路微中心試點,是回天地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城市一體化更新示范項目,集市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多種公共交通類型為一體,積極推動與周邊用地一體化銜接,實現交通功能與商業辦公、公共服務功能高效耦合,建成后將成為京北地區功能復合的一體化活力示范區和回天地區重要功能節點。
二、政策性住房與房地產開發經營
公司成立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切實履行國有企業政治責任與擔當,為當地老百姓打造放心安居的保障性住房,在東壩棚改項目、海戶新村及潭柘寺等一級開發項目中,累計為回遷居民提供安置房約1.92萬套;琨御府、西華府、公園悅府、北熙區等項目中,累計為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約36萬平方米。京投公司全力支撐市政府搬遷工作,提供東小營職工周轉住房860套(約7.7萬平方米)。
京投公司旗下京投發展股份有限公司(600683.SH,以下簡稱京投發展)成立于1992年,1993年10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作為中國TOD模式的最早踐行者,京投發展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形成了以軌道物業綜合體開發運營為代表的開發模式,以智慧城市和軌道科技為加速發展的主要工具,以人文城市和產業生態共存的價值共同體的“TOD智慧生態圈”開發理念。公司長期以來聚焦于軌道物業綜合開發,在實現房地產開發經濟價值的同時,對土地集約化利用做出了重要貢獻。公司憑借專業的團隊和豐富的經驗,累計成功開發16個項目,總開發規模500萬平方米。
三、商業綜合體開發
張家灣綜合利用項目是北京首個以大型商業文旅配套為核心的TOD項目,項目總開發規模47.63萬㎡,毗鄰環球主題公園,位于軌道交通八通線、7號線和S6線三軌交匯,定位為城市副中心國際級商業娛樂綜合體,致力于成就城市副中心“站城融合”新樣板。項目現已整體命名為“灣里”,建設集灣里·王府井奧萊,灣里·汀云小鎮,灣里·諾嵐酒店三大業態為一體的TOD公共交通商業集群。2021年,京投公司與首旅集團、北京城建集團聯合體成功摘得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車輛段綜合利用項目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2022年,灣里商業綜合體正式開工;計劃于2025年下半年開業,屆時有望每天迎客4萬人次。張家灣項目將助力打造北京“城市微度假消費目的地”和城市副中心“環球影城×大運河”國際消費體驗區,以前沿高科技手段賦能沉浸式體驗娛樂和配套設施,承接環球度假區外溢效應,大幅度提升城市副中心商業文旅配套質量,打造城市副中心文商旅融合的城市新地標。
依托軌道交通沿線物業資源,京投公司積極推進自持物業經營管理可持續發展。商業辦公綜合體方面,打造自持物業品牌“京投港”,長陽、琨御府、西華府等項目已投入運營。深耕TOD社區服務型商業體系建設,重點引入生活超市、餐飲、健身等便民業態;西華府項目打造匯集商業、辦公、酒店及長租公寓于一體的多元復合綜合體,充分發揮TOD城市微中心職住平衡示范效應。軌道交通一體化方面,深入推進站點一體化開發模式創新。地鐵16號線西北旺一體化項目與華潤萬象匯商業同步投入使用,實現地鐵與商業“零距離”銜接;全力推進7、12、19號線等一體化便民服務設施項目的前期策劃與設計實施;探索實踐軌道交通與城市更新一體化的有機融合,有序推進蘇州街棚改一體化(海淀南路12號項目)工程建設,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和發展活力,賦能首都高質量發展。
京投公司依托北京市軌道交通行業科技創新資源,圍繞城軌行業國產自主化、智能智慧化、綠色低碳化的戰略發展指向,從“提需求、搭平臺、促應用、定標準”四方面,推動科技創新相關工作開展,助力公司“投資+創新”轉型。2023年,京投公司牽頭實施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智慧城軌新一代智能列車運行系統及平臺示范工程”通過驗收;為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部署,落實《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綠色城軌發展行動方案》,牽頭編制完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綠色城軌標準體系研究報告》。